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健康甘肃》由:
甘肃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
一项发表于《环境与健康展望》的研究显示,早年所经历的空气污染可能导致小鼠大脑发生多种有害变化,而这些现象也可见于自闭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对于人类自闭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上述改变主要发生在男性中。另外,在短期记忆、学习能力及冲动控制方面,暴露于污染空气的小鼠同样表现欠佳。
该项研究结果与先前数项研究结果一致,即空气污染与儿童自闭症相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显示,0-1岁之间生活在交通相关空气污染较严重地区的儿童,罹患自闭症的风险为其他儿童的3倍。
“我们的研究为以下观点进一步增加了证据,即空气污染可能在自闭症及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病中扮演了某种角色。”主要研究者、罗彻斯特大学环境医学系教授Deborah Cory-Slechta指出。
研究者采用了三种研究设计。Cory-Slechta教授及其同事将小鼠暴露于污染空气中,其主要成分为高浓度大气超细颗粒物,研究者在暴露完成后24小时检查了第一组小鼠的大脑。结果显示,该组所有小鼠脑内均存在广泛分布的严重炎症,且双侧的侧脑室体积扩大至正常的2-3倍。
另外两组小鼠大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研究者分别在暴露后40天及270天对其进行了检查。这一结果证明,污染空气对大脑的损害是永久性的。研究还显示,三组小鼠大脑中谷氨酸盐水平均有所升高,这一现象同样见于自闭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数十年来,针对空气污染损害身体的研究多聚焦于受累最为明显的器官——肺。研究显示,直径不同的污染物颗粒对身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事实上,直径最大的颗粒危害反而最小,因为人们可通过咳嗽将其排出;直径更小的颗粒,也就是所谓超细颗粒的危害更大,因为这种污染物小到可以深入肺部并被吸收入血,导致全身性的毒性反应。
这一观点促使Cory-Slechta教授设计了上述试验。该研究同时也是首项同时探讨超细颗粒对大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我认为,本项研究将一个新问题摆上了台面:现行针对空气质量的管理标准是否足够保护我们的孩子。”Cory-Slechta教授称。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